写在新的十年的开始

有限和无限的游戏

有限的游戏在边界内玩,有一个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拥有特定的赢家。但无限的游戏目的是让游戏得以继续,不要结束。有限的游戏规则的存在是为了保证游戏的结束,在边界内玩。而无限的游戏是探索改变边界本身,玩的就是边界。

——《有限和无限的游戏》

最近我常常回忆起这本书。这是王兴在2011年介绍的,《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作者是纽约大学 James Carse url 。这是本很抽象、很拗口的哲学书,多次拿起来都没读完。英语里Game不只有游戏的意思 wiki ,每次读都会带来和现实世界有趣的关联和思考。

这样两类游戏的对比,让我想到的是毕业这些年的创业经历。

2007年初,我还在百度实习,学校考试完回公司知道月亮叔去创业了。再后来,毕业入职后,发现他做的事情正是我很喜欢用的饭否。吸引我加入的是能在没有大公司条条框框下做喜欢的事,把事情做成,影响更多人的生活。后来我考虑再三,决定试一下,于是和家人、师长商量,告诉他们我的想法。我妈一开始很不理解,说百度多好啊,大家都用,有名气,福利也不错,每天公司还提供水果,对身体好。后来也有许多次被人问为什么离开百度,我基本都是回答想离开大公司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也是这么和家人说的。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能做这个决定,并没什么了不起,只是因为除了年轻,没什么可以失去的。或许真正打消家人顾虑的原因,是因为我告诉他们:如果创业没成,以自己的情况再次通过百度面试也问题不大,不如试试。虽然我告诉家人,如果没成我还可以回百度,但我心里明白,这是回不去的。这大概就是当时选择创业的过程了。

创业在我的理解里,是个无限的游戏,游戏目的是让游戏得以继续,探索和定义边界。既然选择创业,就要把事情做成,这是我一开始就有的想法。我也认为那时候团队里的每个人,也都是这样想的。如果是为了做某个特定的事而创业,为了卖钱而创业,可能这个团队不会走这么远还在一起。而什么叫做成,怎么定义“成”,其实是随着项目的发展标准不断提高的。因为一边做一边觉得其实我们这件事还很有的做、还能做很久、还有许多待解决的有意义的问题,没有什么限制说你只能做成这样。所以,我们一直在面临如何定义自己,如何制定规则,去探索和改变边界本身。

2008年,和创业小伙伴讨论过人生理想,作为一个刚毕业不久的不靠谱文青+地青,自然少不了不用上班、周游世界之类,有点像最近大家说的那张假条:“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又或者2012年大家调侃的“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去伦敦喂鸽子,觉得这才叫生活”。讨论来讨论去,我觉得人生的关键在体验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牛逼的美好的东西,不只是漂亮的风景,还有极其多样的人文,包括从古至今在艺术、科学、商业、经济等等各方面的成就,以及这些成就背后的人。那时候我的梦想是去硅谷看一看 Facebook,看看在那工作的人是怎么做事的,那些牛逼闪闪的工程理念和技术作品又诞生在怎样的背景下。那时候我定下了这一生要把主要的古典音乐大作品听熟听透的目标,也想过要去贝多芬的墓地前回顾和感受音乐巨匠的一生。那时我还想去华尔街,了解几个巨头公司的历史,他们怎么诞生和演进的,有哪些大事,又是谁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那时候虽然从硬件条件来说,实现这些还停留在想像,但觉得这一切都是可能的,并不觉得着急和悲观。一方面抱有初入社会不接地气的想当然,一方面也承认自己没有资本,这资本包括眼界、能力、伙伴和生活所需的钱,但还有积累他们的诸多可能性。

去追求无限的游戏,会面临许多现实的妥协。九九六wiki 干活许多年、事情起色不大的同时,看着海淀桥和五道口的房价从100万买得起两居变得高不可攀、看着同学在大公司里平步青云,薪水是你的两倍还嫌少。自己打包搬家五次八次的,熟悉的朋友已经买好房子大谈装修经验了。但身边的伙伴总有一种永远对未来乐观和充满期待的态度,对问题敏锐的洞察和有效解决的过程,让我在低谷和内心摇摆时,没有选择放弃转而去追求一个有限的游戏。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非常的难得和幸运走到现在,有机会一起试着把这个无限的游戏继续玩下去。

幸运与机会

生在这个时代,能参与互联网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是很幸运的事。

这是我在公司内部IM里的签名档。我无数次觉得,既然自己如此幸运,不要辜负了这样的机会,要做到最好。

几年前一次校园招聘的时候,在上千人的礼堂,我们和同学们谈毕业后的成长,说一个人的成长 = 行业的成长 x 企业的成长 x 个人的成长。行业的成长,比如智能手机行业,从2007年 iPhone 发布,到 Android ,到后来软硬件生态圈,行业里的玩家经历了太多的从无到有。比如我们所处的O2O本地服务电商行业,从2010年起,平均每年n倍的速度,高速发展到第五年,五年可以有1000倍。而且,因为现在基数已然很大,大家还是觉得未来五年的空间依然广阔到看不着边际。因为行业足够大,一个企业身在其中,抓住合适的时机,具备与之匹配的驾驭力,就像冲浪者站在浪尖一样,可以走非常远,可以分享与行业匹配甚至更快的成长。最后是个人的成长。在相对优秀的群体里,其实不同人的时间和效率差异不会太大,许多人都是很努力也很有效率。一个人很努力的话,可以靠更多时间的投入来变得更努力,但最多相差不过两倍;可以靠方法和技能的提高变得更有效率,但最多相差不过十倍。所以,一个07年毕业的学生,能选择一个靠谱的行业,选择其中的一个靠谱的企业,坐上”火箭船” url ,和一群靠谱的伙伴一起,抓住中国当下这个巨大消费市场下的巨大机会,在近100年的世界历史里,都是非常珍贵和幸运的。

有次我和我太太开玩笑说,如果我生活在远古社会,根本活不下去。远古人打猎,拼的是体力和反应速度,而我一个四肢简单反应慢半拍的技术宅,只有饿死或者被大老虎咬死的份儿。而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拼体力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许多事情是拼脑力的,是拼选择正确的方法和方向。比如自己在百度实习那会儿,没能力没朋友没钱的地下室青年,除了一颗想做成事情的心,简直一无所有,这和近100年前无产阶级揭竿而起也没什么区别。

所以说,我觉得这些年做事,做的越久了,越感受到敬畏之心,一切的成绩,看似很牛逼,但并不是自己多牛逼。它首先属于我们有一个十几亿说统一语言的大国(我并不是想说感谢国家),属于近十几年稳定的政治,属于消费者手里可支配收入的连年增长;然后属于这个科技时代让每个人手里都有一部可以随时方便上网的智能手机,属于近十几年BAT(百度阿里腾讯)培养出足够的互联网产品技术运营各类优秀人才输出给这个行业;然后属于公司有一个靠谱的心齐的团队,让复杂的事情由上百个岗位和上万人齐心协力得到解决。最后的最后,它属于自己的,只有两个:对未来的选择,对当下的坚持,再加上一点本也理所应当的努力。

新十年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我们可解决问题的容量,取决于我们能管理住多大的不确定性。新的十年,会有巨大的变化和未知,有一些是我确定的,另一些则是挑战。

我确定新的十年依然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确定科技会给生活带来比过去多的多的改善,确定新的十年对每个年轻人来说一定比上一个十年会有更多的机会。同时,我确定自己依然能够保持对这个世界足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以及我最亲密的人与我之间依然愿意互相付出足够的爱和耐心。

然而,我不确定自己的能力是否带来足够的准备度,让新的机会到来时有可能比其他人更可以去拥抱它,也不确定自己在未来十年是否有能力满意的处理和所有亲密的人所有问题。这值得现在就去准备和改善。

生日当天,太太问我,对过去的30年满意吗?我觉得还满意,心态比之前更平和,不如几年前焦虑。我知道这些平和来自家人朋友对我的信任,也来自各方面的经历带来的积累。我希望新的十年,在这个幸运的环境里,自己能继续玩好这个无限的游戏,不断的push boundary,更好的体验和理解这个世界。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心得. Bookmark the permalink.

5 Responses to 写在新的十年的开始

  1. twinsant says:

    这么好的文章居然没人赞。

  2. 王乐乐 says:

    奔跑吧,少年~

  3. Yukun Hao says:

    多年前第一次看到学长的文章时,记下了《有限和无限游戏》这本书,自己读后也常常把玩书中的金句。一晃我自己也三十而立了,在属于自己的新十年,再读这篇旧文,既有对文中观点感同身受,几年的经历对一些看法有了更深的感触;也有见贤思齐的激励和自我鞭策,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轨迹里,打好自己的牌,玩好自己的游戏。
    很喜欢文章的最后一句,”继续玩好这个无限的游戏,不断的push boundary,更好的体验和理解这个世界“。
    谢谢!

  4. darksun says:

    我最近偶然翻到了当年保存的BBS贴子,是你回复我stl的用法。顺手点开了当时qmd下的链接居然还没有失效。
    感谢当年你和同学们在校内普及acm,让我知道了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
    我最近在看《有限与无限的游戏》,我在想如果我和你还有交流,我8年前就可以看这本书了,如果我认识王兴,那我12年前就可以看这本书了,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可以少走弯路。
    感谢你当年花在我身上的时间。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